隨著人工智慧逐漸融入我們的世界,近期也出現AI技術導致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、耗費更多水資源等之論述,例如AI消耗電力與一個小國相當,AI將復興化石燃料等。
McGill University 的電腦科學家 David Rolnick 曾用「鎚子」來形容AI,他說鎚子產生的影響在於敲擊對象而非鎚子本身;AI可破壞也可幫助環境。AI對電力需求之成長,與電動車或其他新興科技與產業的電力需求成長,某些程度來說並無不同;而真正迫切的課題是,人類要如何滿足這些需求,並善用AI使之成為應對氣候變遷的工具。 有越來越多案例顯示,AI在解決環境問題或降低產業碳排放等方面變得更加有效。從政策角度,無論是AI政策與環境政策都有機會可以發揮功能。
本座談邀請來自政府、產業、技術團體及學術界的利害關係人,探討如何結合AI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方法和挑戰,同時滿足政策、商業和環境發展之目標。
活動議程:
16:15~16:20 | 開場 |
16:20~17:35 | 焦點座談 主持人:高宜凡 研究副總監(天下雜誌未來事業部「永續會」) 與談人: ● 陳彥豪 所長(台灣經濟研究院) ● 許梅君 執行副總經理(勤業眾信) ● 蕭義俊 資深協理(Google 亞太區能源基礎設施) |
17:35~17:45 | 現場Q&A |
活動資訊:
- 時間:2024年8月22日(四)下午16:15~17:45
- 會場: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401 會議室(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)
- 本活動將全程線上直播